2018-08-02 景区讲解员:高温下的坚守 游客的肯定是最大成就

N晚报记者 谭罗敏 摄影记者 闻人达

  高温·亲历

  讲解员,是一个景区的“形象代言人”。他们行走在景区中,不管酷暑严寒,景区的故事娓娓道来,成为了这里一道最美的风景。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风景区的每一位讲解员,都有着自己和景区独一无二的故事。近日,记者跟随南湖旅游区讲解员许慧琴的脚步,体验了一回高温下景区讲解员的辛苦与收获。

  采访时间:7月26日上午9点至12点

  采访地点:南湖旅游区

  现场温度:33℃,体感温度39℃

  采访人物:南湖旅游区讲解员许慧琴

  高温感言:虽然每天在骄阳下炙烤,但通过我的讲解,能使游客感悟“红船精神”,我也能感受到他们一颗对党的赤诚之心,我无怨无悔。

  高温·手记

  当我们第一次来到一个景区,扑面而来的新鲜感总会觉得一切都很美好。但对于讲解员来说,他们的工作内容具有单一性和重复性,每天面对天南海北的游客,你觉得新鲜的景物,或许他们已看过数千上万次,这就要求讲解员必须处理好“千万次与一次”的关系,始终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情感和观众交流沟通。

  尽管行走的线路,看到的景致是重复的,但是对于一名优秀的讲解员来说,每一次讲解都不是简单的重复,因为每天都面对着不同的游客,每一次讲解的背后都是下大功夫的准备。这是一份对于职业的敬畏,也是专业和信念,在南湖旅游区讲解员身上,我看到了这份“信念”。

  每当假期和周末到来,对于许慧琴这样的讲解员来说,意味着他们的工作会更忙碌。当我们在为他们坚守岗位、爱岗敬业“点赞”的同时,不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,遵守景区各项规则和公共场所秩序,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减轻工作负担。

  【清凉征集令】

  炎炎夏日,我们向全社会发出“清凉征集令”: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有令人心生敬意的职业或从业人员,请告知我们;如果你愿意为坚守在酷暑中的他们送一份“清凉”,无论是一块毛巾还是一碗绿豆汤,也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
  请关注“南湖晚报”微信公众号,扫描二维码进入相关页面,留下你推荐的职业或从业人员,或者留下你要送出的“清凉”信息,当然别忘了告诉我们你的电话。另外,你也可以拨打晚报热线82828110联系我们。

  高温·故事

  高温天步行破万步

  当讲解员得先练站功

  南湖游客服务中心,上午9点,气温超过了33℃,门口停车场里,从大巴上下来的游客络绎不绝,从口音分辨就可以知道他们来自天南海北,却有着相同的目的地——南湖。

  每年的7月都是南湖旅游区最忙碌的时段,红色旅游的火爆更让景区客流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。今年1至6月,南湖旅游区仅上岛瞻仰南湖红船的游客量已经超过62万人次,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一倍。进入7月,景区平时游客日均接待量为5000到10000人次;周末的日均接待量为8000到14000人次。

  今年的客流高峰来得早、流量高,也对景区接待包括景区讲解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白衬衣,深红色长裤,蓝色背包,戴着耳麦,化着淡妆,这几乎是南湖旅游区讲解员的标准配备。除了和大家一样的装扮,她手里还有一把黑伞,手腕上挂着一个水壶。记者留意到,水壶里还泡上了几片西洋参,“你这个还挺‘佛系养生’的。”记者和她开玩笑,“没办法,天气太热了,西洋参可以降降火,这样一瓶带团出去还不够,中途得加水。”她还打开了随身带的蓝布袋,除了给游客们准备的耳机,里面还有一包饼干,“带团出去一次就是3个小时,经常回来就过了饭点了,所以得准备一点垫垫肚子。”

  她告诉记者,随着红色旅游高峰的到来,她每天需接待这样的团队2~3个,2个团队带下来,就得站足6个小时,她的行走步数破万是常态,当讲解员首先就得练好站功,是个体力活。

  上午她带的这个团队来自杭州,共有27人,游客们从南湖游客中心出发,“这里是会景园,南湖景区的主入口,景区三面环水,汇集了醉仙楼、望湖楼……”一路上,在许慧琴的讲解下,游客们人在景中,景随步移。以往大家对景区的普遍印象,就是导游举着小旗子带着扩音器高声讲解,但在南湖旅游区内,一路走来却十分安静,原来“秘密”就是旅游团队配备的无线收发耳麦。有了这样的一套设备,许慧琴只需用平常讲话的声音进行讲解,游客们就可以从耳机中听得一清二楚,而景区也恢复了原有的宁静。

  从游客服务中心到登船点,记者留意到针对高温季节,为了提升游览舒适度,景区在主要通道、广场、游船码头等人流密集区设置了遮阳伞、带有喷雾的电风扇以及取水取药服务点等,尽管如此,室外的高温闷热依然让不少游客汗流浃背。登上前往湖心岛的游船,许慧琴脸上早已是汗涔涔的,脸颊上都是豆大的汗珠往下掉,“我特别容易出汗。”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,以前40℃高温时,会出现耳鸣不舒服的情况。”

  不一会儿,游船就要启动了,又一拨游客登上游船,船上座位不够坐了,记者留意到,刚准备坐下歇歇脚的许慧琴主动起身,默默站到了船舱的前头。

  

  要做“问不倒”

  她下足十年功

  登烟雨楼,临八方来风、赏四面美景是游南湖的经典行程。“乾隆曾经六下江南,八次登临湖心岛,在这岛上至今完好保存着两块御碑……”从清晖堂、来许亭、鉴亭到御碑亭,从烟雨楼檐悬匾额讲到御碑亭上的诗句,许慧琴对湖心岛上的遗产文化如数家珍,游客们正是从许慧琴的讲解中读懂了这座小岛背后的沧桑变化。她告诉记者,平均每个月要接待团队40多个,成为南湖旅游区讲解员以来,湖心岛已上了超过4000回。

  “为什么中共一大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召开呢?”这是许多登上湖心岛的游客会提出的问题。许慧琴选择用故事娓娓道来:“会议停了两天,代表们提了好几个开会地点的方案,这些方案都因为害怕太惹人注目而被否决。这时王会悟想到了自己的家乡,便建议到嘉兴南湖去继续开会,她说,‘离我们桐乡不远的嘉兴有个南湖,那个地方不像杭州那样惹人注目,且风景秀丽,我们可以租一只画舫,扮作逛西湖途经嘉兴的游客’……”一路上游客们听得有滋有味。

 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南湖革命纪念馆,如果逛博物馆、纪念馆而不听讲解,基本就只能算是“到此一游”,很难真正学到知识,对于讲解员来说,要成为纪念馆里的“问不倒”,背后必须得下足功夫。

  “为什么这艘一大纪念船叫做丝网船?”在南湖革命纪念馆里,从一楼到三楼的展厅,记者看到团队中有不少游客听得十分认真,始终跟随着许慧琴的脚步,同时也会不时向她发问,每到此时,她总是微微一笑,准确地回答上来。

  讲故事要讲得精彩,那就必须创造情境。听着许慧琴的讲解,总有身临其境之感。“当时正值年底,是北京一带生意人往各地收账之际,李大钊找了几本账簿,装扮成账房先生,陈独秀找了一顶毡帽、一件背心,装扮成老板,两人雇了一辆骡车,假装收账的样子,从朝阳门离京南下……”讲起“南陈北李,相约建党”的佳话,游客们仿佛也回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。

  许慧琴告诉记者,最初做讲解员时也会常常被游客“问倒”,小到景区内的花花草草,大到某一段特定的历史,“如果当场答不上来,我会先留下电话,等查好了再回复游客。”她告诉记者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,平常除了党史培训和每月对于讲解的小结,自己也要不时进行充电。

  

  久站饮食不规律落下职业病

  却常收获“小感动”

  上午11点半,她的这一趟讲解结束了,又等了10多分钟,待客人们的耳麦全部归置完成,她的工作才算真正完成。对她来说,每天最放松的时刻就是下班回到家里,“家里人很照顾我,一般不会让我做家务,回家后我坐着时都会把腿抬高,让血液倒流。”她告诉记者,由于久站饮食不规律,加上用嗓过度,在讲解员中不少人有或多或少的职业病,“最多的就是咽喉炎、膝盖磨损,还有胃不舒服。”

  这份工作虽然辛苦,却也让许慧琴时常收获“小感动”。“有的时候,我们在讲解的时候,就会发现有许多老党员听得非常认真,还会用小本子边听边做记录。”她告诉记者,游客们对她的肯定就是她最大的成就,“有时讲解时满头大汗,有的游客会递上纸巾,低血糖时游客会递上巧克力或饼干。”

  嘉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旅游事业部副总经理黄灵洁告诉记者,在南湖旅游区,目前像许慧琴这样的讲解员共有30人,通过“老带新”、实地走等方式有效扩充了讲解员队伍。她认为一个优秀的讲解员要“因人施讲”,景区讲解看起来容易,但对于讲解员来说要背后下功夫,要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知识。

  今年,南湖景区游客量激增,为了提升景区营运接待能力,南湖景区新购置了6艘营运船,包含4艘132客位游船和2艘80客位画舫船,共计增加载客位688个。除了新购游船提高接待运力之外,景区还加大人力投入,新招聘讲解员、船员等,以此保证正常接待,同时增加了志愿服务人员,尽可能为游客提供周到、便捷、人性化的服务。